青铜峡镇沃沙村志愿者为村民宣讲移风易俗案例
8月27日,青铜峡市青铜峡镇沃沙村文化长廊下的小马扎坐得满满当当。红娘志愿服务队队员用浓浓的乡音给大伙儿宣传移风易俗故事。“峡口镇赵渠村李月侠嫁女儿,男方给的9.9万元彩礼一分没要,反倒掏了13.8万元给女婿买了轿车,还拿出6万元给小两口置办家当。现在小两口没有经济负担,日子美得很!”队员田玉玲说。“这才对嘛,彩礼多了压得小年轻喘不过气,日子咋能舒心?”村民纷纷回应。
近年来,青铜峡市瞄准农村高额彩礼“痛点”,出台专项治理“八项行动”,不仅给婚嫁彩礼划下“限高线”,更用“真金白银”的实惠让“零彩礼”“低彩礼”成为新风尚。移民村“零彩礼”奖励1万元、“低彩礼”奖励5000元,一般村“零彩礼”奖励6000元、“低彩礼”奖励3000元。
展开剩余55%入户宣传
陈袁滩镇补号村村民徐丽霞无微不至照顾96岁婆婆,连续三届评上“好媳妇”。今年,她家小女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,原本琢磨着要十几万元的彩礼“撑场面”。移风易俗专干闫丽动不动就揣着政策手册去她家里动员。徐丽霞的丈夫徐治洪说:“彩礼我们一分不要,只要女婿以后好好对我家女儿,比啥都强!”为了让政策精准落地,青铜峡市给全市农村适龄未婚青年建了“一户一档”信息表,从婚介到登记全环节提前介入。
文艺演出
“村里举办了好多场文艺演出,大伙儿自编自演的小品等节目把高价彩礼、铺张浪费这些陋习讲得生动又明白,比单纯发传单更让人印象深刻。”小坝镇张岗村村民吴燕林笑着说。青铜峡市文化馆文化指导员指导基层文艺团队,结合身边人身边事拍摄原创移风易俗微视频《彩礼风波》,指导创作小品《安享晚年》《小两口》、音乐快板《移风易俗》《大美叶盛》等文艺节目40余个,演出50余场次,惠及群众4000余人次。
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农家书屋,青铜峡市借助春节、母亲节等节点,举办205场“抵制高额彩礼”宣传活动,7500多人次村民参与。今年以来,开展集中宣讲380场次,一对一入户宣讲700余次。今年以来,该市涌现出像李月侠这样的“零彩礼”先进典型21户,“低彩礼”家庭128户,25名优秀代表还受到了集中慰问。209户“好婆婆”“好媳妇”、移风易俗示范户的故事,成了村民茶余饭后的正能量话题。
内容来源:宁夏日报客户端在线股票配资门户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炒股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